商会邀请部分在京江苏籍学子及老师来商会做客
发布时间:2014-09-22浏览:1086次
为推进江苏籍在京大学生委员会的筹备工作,商会邀请部分在京高校联络人——北京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项目办公室俞挺老师及江苏籍学生,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联系工作皇甫大鹏老师,对外经贸大学羽毛球协会会长周静怡,人民大学江苏同乡会积极分子孙锡淏及其同学等来商会做客。商会秘书长方乙芳就大学生委员会筹备及日后的工作开展与大家进行交流讨论。
俞老师首先对北大的情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目前北大正在着力筹建“北京大学苏韵研究会”,希望借助各方面的力量把北大的江苏籍学子及老师团结起来。北大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根据江苏的地域文化及社会背景,制定出可行的实施方案,俞老师提到,正是由于江苏特殊的文化背景,使得江苏籍学生并不像其他省份那么“抱团”,工作的开展还是遇到过一些问题,北大也希望借助各方面的力量,通过不同的形式,吸引更多的江苏学生加入,共同进步。同时,俞老师也为商会筹备大学生委员会提供了一些经验介绍,并且表示北大愿意做大学生委员会高校方面的牵头人。
皇甫老师也结合北京师范大学的情况,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他讲到,不同高校间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异,希望商会及日后成立的大学生委员会能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发挥出组织的作用,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家乡的情义。
人民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的学生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反馈一些校园里的现象。他们讲到,现在高校中江苏籍学生不够团结,老乡间的凝聚力不够,缺乏一个相关组织来把大家凝聚起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特别支持商会发起的这个大学生委员会,各高校的江苏同乡会会大力的支持委员会日后的工作,在外的学子需要互帮互助的平台。
方秘书长讲到,商会是串联企业与政府的桥梁,设立大学生委员会,既是商会社会公益的一部分,也是商会会员企业回馈社会的一部分,希望通过这么一个组织来为江苏籍在京学子搭建互动平台,推动商会、会员企业、高校间的互动,通过大学生委员会,实现学生与企业间的资源整合,让江苏籍在京大学生感受到乡情的温暖。通过对商会会员企业发展的了解,帮助在校江苏籍学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他们未来在择业、就业、创业等方面提供机会。商会也希望学校方面对大学生委员会大力的支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来把大学生委员会做大、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