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下午,由中国社会组织杂志、北京社会组织杂志和北京江苏企业商会共同主办的“北京市百名社会组织公益导师计划”启动座谈会在北京市社会组织发展中心创意坊举行。参会的人员有市社团办领导、北京市工商联领导及学界代表、商界代表、行业协会代表、民非服务组织代表、基金会负责人代表和媒体代表,共计20余人。
会议由北京江苏企业商会秘书长方乙芳主持。北京市社会杂志总编辑张利平介绍了此次社会组织公益导师计划项目的由来。各位参会代表对于该项目的积极意义纷纷表示认同和肯定,每位代表都从自身的角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中国国际民间组织促进会的黄浩明副理事长对此项目表示肯定,提出有关北京社会组织发展的四点建议,一要做好需求调查,通过调研找需求;二要对社会组织进行分类管理;三要先行试点,实行一助一;四要明确责任,做到持续发展。
北京市工商联会员处处长张高峰、中华工商时报商会总编林宏伟、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促进会副会长伍继延、北京潮汕商会秘书长周建轩等代表提出导师计划可以从事务性服务、政策性咨询和资源性链接三方面来落实,采用预约制和契约化辅导制。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让各方面的人才都参与到社会组织发展事业中,吸引律师、财务人员、社会组织专家、大学教授、政府官员等人来共同促进公益导师计划的实施。多位代表表示中国的社会组织起步晚,发展不均衡,不够专业,导师计划可以帮助社会组织规范化、合规化运营,通过大数据处理并逐步走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律师代表暴宁宁和评估机构代表徐岳表示在导师计划中可以提供专业的律师资源和评估资源,帮助社会组织发展更加规范化、正规化。
北京市社团办副主任魏朝阳表示,北京市民政部门非常重视社会组织的发展,今年起在市民政局六楼设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提供事务性代理服务,做好年检年报、政策咨询、技术服务等事务性工作;提供创业性支持服务,包括政策指导和资源支持等,提供资源交易服务,包括信息发布和交易平台等。今天的座谈会是个良好的开始,通过大家的发言要从责任、权利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导师计划内容,通过此项福彩项目的实施更好地服务广大社会组织。
本次社会组织公益导师计划座谈会征求了各界专家代表的意见,为社会组织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和资源整合提供了抱团发展的平台,促进了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社会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资源共享,为导师计划的落实打下了基础,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