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这条流淌2500多年的绸带,舟楫往来通南北。它以水墨为骨,以月光为魂,在华夏大地上蜿蜒出永恒的诗行。
绿柳拂堤、芳草如茵。6月25日,一场别出机杼的北京江苏企业商会党总支“京苏砺映”主题党建活动,在运河北端北京城市副中心如约而至。
“京苏砺映”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意蕴
据《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大运河主线以江苏扬州邗沟为南端起点,北京通州北运河为终点。今年初,北京江苏企业商会党总支,以“党建熔铸运河船锚”为逻辑起点,创建“京苏砺映”党建品牌。
党总支书记范玉荣强调,以传承千年运河文化基因,凸显新时代党建引领产业升级的使命担当,意将古代漕运“保供给”的使命,激发商会党建会建“促发展”的动力。
“京苏”指地域标识,既有商会高质量党建的北京建设,又有“祖籍地”江苏的反哺责任。“砺映”,既呼应“京华苏商”品牌精神中的“磨砻砥砺”,又强调映照初心的内涵。
砺,砺志、砺行、砺新。砺志,红色信仰铸魂;砺行,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砺新,AI数智引领未来。映,既是方法论(映照初心、映射精神),也是价值观(文化互映、成果显映),更是方法论与价值观的辩证统一。其深意在于通过党建品牌的符号化建构,实现从“无形引领”到“有形映照”。
“运河清风”锤炼“三强三促”党性教育
25日,“京苏砺映”主题党建活动的第一站,商会党总支委员和党员,所辖的淮安党支部、宿迁党支部、连云港党支部、金坛党支部、东台党支部党员,近10家江苏在京商会党支部书记以及“京华苏商”近50人,奔赴运河森林公园的“运河清风”北京市廉政教育基地。北京市异地商会第六联合党委委员、商会常务副会长闵国平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运河清风”的清风廉语、民本勤怀、筑梦同心、唱响和谐四大板块的学习教育,对推动全党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对新征程上继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意义深远。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
强调“党性是共同的性质、普遍的性质,全党每一个人都有的性质”,坚持把党性教育、党性锻炼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从而永葆先进性、纯洁性,以好作风好形象不断创造新伟业。
2月27日,商会党总支发布《“三强三促”工作布局》的通知。“强化党纪学习教育,促进‘基因红’亮起来”“强化总支组织推动,促进‘党会建’连起来”“强化先锋作用发挥,促进‘品牌化’建起来”的“三强三促”,在25日的“京苏砺映”主题党建活动,更加彰显以党总支的创新理论教育党员会员,推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激发全体商会成员向上向善的正能量,锻造高质量党建会建的新格局。
运河物理意象与党建的“中流砥柱”
运河文化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主要的文化基因。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运河森林公园,他强调,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4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水清岸绿、草木葳蕤。活动中,全体人员从漕运码头乘船前往2号码头,感悟漕运历史,领略运河风采。“京苏砺映”党建品牌,将邗沟(运河南端起点)与通州(北端终点)的时空框架作为品牌文化根基,象征商会南北协作的历史传承。漕运运河作为古代经济命脉,其“保供给”使命,被转化为现代党建“促发展”的功能,体现了红色基因对历史文化的创新性转化。
“京苏砺映”党建品牌,开发和涵育“京苏党建数字罗盘”“企业党建健康度雷达图”“京苏产业链协同热力图”“党员先锋指数成长曲线”,意在结合漕运网络的历史协作模式,推动AI技术与运河文化资源的融合应用。此创新既延续了古代漕运的智慧,又契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船上众人齐声歌唱《歌唱祖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
这熟悉的旋律像一把火,瞬间点燃了“京华苏商”的热情和团结。商会执行会长吴海滨表示,漕运运河为“京苏砺映”党建品牌,提供了历史文脉与实践场景,而“京苏砺映”党建品牌通过系统化设计,将运河文化中的团结、坚韧等精神内核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红色动能,形成了“以文铸魂、以党建促发展”的特色模式。
“运河砺心·邻聚合力”党建共建
商会与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的通运街道党建共建的“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成为“京苏砺映”主题党建活动的最大亮点。这个亮点以“运河砺心·邻聚合力”主题闪耀。通运街道党工委书记李翔、办事处主任卫欣、副书记余洋等领导班子成员齐聚一堂,共商高质量发展交流。
李翔在交流会致辞中致以热忱欢迎,指出通运街道正处于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期待双方在产业协同发展上开展深度合作,将江苏先进的产业技术、管理经验与通运街道的基础设施、市场潜力相结合,共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运河砺心,邻聚合力”这一主题融合了运河文化传承、“京苏砺映”党建品牌和基层治理创新的多重内涵。双方以“运河砺心”为共建理念,搭建“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难题共解”平台,推动产业技术、管理经验与区域资源深度融合。通过“党建促会建,会建强党建”的路径,将企业、社区、政府等主体纳入协同发展网络,形成“产业反哺治理、治理赋能产业”的良性循环。
受商会范玉荣书记的委托,商会常务副书记袁清作了致辞,他强调,我们将以“运河砺心·邻聚合力”共建活动为契机,构建双方协同发展的实践路径。擦亮“京苏砺映-邻家邻”共建品牌,秉持“党建促会建,会建强党建”精神。聚焦共筑红色堡垒,锻造基层治理“生力军”,让共育创新动能,激活运河文化“新IP”。
“运河砺心,邻聚合力”系“文化赋能—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民生提质”的完整实践路径,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注脚。北京市异地商会第六联合委员会专职党务工作者、商会总支部委员会委员陈太栋宣读了“共建倡议书”,商会执行会长吴海滨,北京市异地商会第六联合委员会专职党务工作者姚桂山,商会常务副会长许世明、王灿平,商会监事长乔中胜先后交流发言。
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夏风堤上行。“京苏砺映”,“因“运”而新,因“运”而汇,因“运”而兴,因“河”而起,因“河”而文,因“河”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