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北京江苏企业商会 !
磨砻砥砺 坚韧求索 义利并行 不轻然诺
首 页 商会党建 商会概况 商会动态 会员企业 组织架构 商务信息 加入商会 联系我们
铢积寸累,日就月将,商会五届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召开
发布时间:2025-07-23浏览:47次

盛夏时节,蝉声如沸。7月18日,北京江苏企业商会五届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召开。商会会长杨卫东出席并讲话,秘书长李向阳主持会议。会议表决通过了范玉荣同志名誉职务的议案,围绕商会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会上还通过了副秘书长提名及其他事项。

杨卫东指出,再有100多天,我国将进入“十五五”规划的实施阶段。商会既要总结“十四五”期间积累的经验,更要前瞻性战略布局,把握新周期的政策导向与产业趋势对商会企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当前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研究新质生产力范式,着力AI技术的应用,穿越经济周期,共同研判商会下一步工作,谋划商会的未来发展。

1.jpg

会议表决通过了商会第三、四届会长范玉荣同志“永久名誉会长”的议案。商会执行会长马建国、王增明、孙怡、吴海滨参加会议,执行会长徐培忠委托他人参加会议。全体与会人员一致表示,范玉荣同志“永久名誉会长”的职务,实至名归,是对他重要贡献的充分肯定,是对他长期努力的最好褒奖。王增明受常务副会长王灿平的委托,宣读了王灿平给会议的一封信,信中表示对范玉荣同志这一名誉职务的表决积极赞成。

2.jpg

经济长期看制度、中期看技术、短期看政策。会议交流环节,杨卫东认真听取发言,不时插话交流,询问大家经营活动中的经验和问题,并对相关分支机构的负责人提出要求,着力分支机构特色,推动分支机构的横向、纵向联络。马建国、王增明、孙怡、吴海滨在发言交流中谈到,自去年9月24日国家启动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以来,增量政策力度堪称过去五年之最。从我们商会会员企业的反馈和宏观数据看,政策效应已逐步显现——企业预期边际改善,工业生产、投资提速,消费市场有所回暖。近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次明确了“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6个方面的内涵发展。

监事长乔中胜,常务副会长李林威、靳亚光、郭健、许世明、蒋华、陈亮亮、丁先喜、韩卫兵、张先国、贺永,法律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于卫东,文体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谈国民等先后发言。常务副书记袁清参加会议并发言。大家的发言围绕“十四五”将收官。从国家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来看,进展符合预期,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

会议期间,杨卫东为建筑分会、 女企业家工作委员会、青年企业家工作委员会、国际交流工作委员会、医疗健康专业委员会、金融服务专业委员会、法律服务专业委员会 文体艺术专业委员会颁发了牌匾。乔中胜为副秘书长袁清、姚坤、邢佳鹏颁发了聘书。

李向阳围绕商会年度活动计划及商会会费收缴情况作了说明,并对下一步秘书处的工作进行汇报,倡议成立“会费收缴监督议事机构”,以推动商会健康运行。袁清作了商会年度预算汇报。姚坤作了商会年度活动规划汇报。

会议强调,企业应关注“生产性服务业”,以改变企业的盈利逻辑。大家经常说的市场“内卷”,“内卷”的本质是存量的博弈。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内卷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供需失衡下的价格混战、要素投入边际收益递减、创新缺失下的同质化竞争、产业链生态恶化。

会议指出,淬炼商会“生态型组织”其时已至,其能已聚,其势已成。百年管理以及人性的认知,共同催生了管理革命。从温斯洛-泰勒的科学管理,到后来的人本管理、精益管理后,“生态管理”喷薄而出。“生态管理”对于商会来讲,就是要将会员企业紧紧融合在一起,在今天竞争环境下,一起思远、思变、思容,共通、共合、共进,创生、互生、再生。聚焦“增长”议题,提出企业的增长从何而来?开拓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实现“存量”到“增量”的逻辑之变,统筹“做优增量”的现实与目标、数量与质量、进行时与增长极的关系。

会议号召构建商会“学习型组织”。企业家在每个阶段都要确立和矫正自我认知,对自身知识结构、能力和外部环境变化、企业成长阶段的匹配度要有清晰认知,对自我的个性优缺点、能力长短处、领导力优劣势有清晰认知。并构建企业的“代谢机制”,因为时间的演进足以使貌似完美的基因、制度与流程、激励机制走向异化。商会和商会企业的学习是拨开企业战略迷雾、决策迷雾、领导力迷雾、技术与产品路径迷雾以及整个管理迷雾的那盏唯一的灯。

杨卫东在最后总结讲话时,对表决通过范玉荣同志的名誉职务表示完全赞同。通过范玉荣同志名誉职务的议案,是对他过往贡献的高度认可。感谢大家在过去工作中陪同商会走过疫情冲击、市场波动的艰难时刻,每一次决策的智慧碰撞、每一份建议的倾囊相授,都是商会最宝贵的财富。他强调:一要看清“势”,经济筑底企稳,但需警惕“不确定性”。民营经济的信心修复、外需承压与贸易摩擦的准备、消费政策可持续性的考验、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压力;二要把握“机”,危中寻机,商会与企业需共同发力。商会要搭建“政策直通车”。企业要抓住机遇,加快引入工业互联网、节能设备,既符合政策导向,又能提升生产效率、降低长期成本;三要凝聚“力”,商会要做企业的“娘家人”“护航者”。研究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其“倍增效应”显著,“价值增长”巨大。

此外,杨卫东对秘书处工作提出了要求,秘书处同志要提升能力、扩大视野,要做到三个“强化”:一要强化学习能力,定期开展业务研讨和案例复盘,补齐知识短板;二要强化协同能力,打破“条块分割”思维,加强秘书处与分支机构秘书处的联动;三要强化创新意识,在坚守原则底线的基础上,探索更高效的工作方法。要注重在服务会员企业调研中汲取经验,把“接地气”与“谋全局”结合起来。

3.jpg